臺博館的「深海奇珍The Deep」特展

2009070310:00

7/3

今天到臺博館看了來自法國的「深海奇珍The Deep」特展,覺得頗有心得,想跟大家分享一下。(臺博館特展介紹連結

這次的展覽讓我看到了人類探求解答的毅力、生物生存的極限程度、很可愛的求生逃遁方式,還有人類無止盡的需求造成生態浩劫的程度。

首先,在1848年有位叫佛比士的學者,他聲稱海底600公尺以下是沒有生命跡象的,很多人懷疑他的說法,就紛紛展開了海底的探索:

1861年發現海底2000公尺有生物

1872~1876年挑戰者號在5200公尺深的海底發現了4000多種新的海洋物種

1932年探險家乘坐像小鋼球的探測船沉入922公尺的海底

1960123兩名科學家(Jacques Piccard and Don Walsh)搭乘崔亞斯特號(Trieste)到達11000公尺的海底,且看到了脊椎生物扁平魚,這是目前人類到達海底最深的地方,之後雖然沒再突破這個深度,但卻有很多新發現:

1. 1972~1974年菲摩斯計劃(Project FAMOUS)證明了大陸漂移理論、地殼版塊構造理論。

2. 1977~1979年阿爾文號在3500公尺海底發現了熱泉,海底生物的能量獲得並非來自太陽,而是化學物質,這個發現震撼了科學界。

3. 1984年發現了甲烷冷泉,是一種海底的新能源。

4. 1985年發現了鐵達尼號的殘骸。

5. 1987年發現了海底的新地質:鯨魚屍骸(Whale carcasses),你可能不知道在全球的海底經常躺著80萬條的鯨魚屍骸呢,他們提供給海底生物將近百年的能源。

6. 2003年日本的凱歌號機械人潛入了6500公尺,可惜被暴風吹斷了纜線,停止了運作。

7. 2007年俄羅斯的和平1號、和平2號從冰洞往下4250公尺深的北極海床,這是第一次探測極地深淵。

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約有8850公尺,而目前所知世界最深的海溝是關島附近的馬里亞納海溝,有11022公尺,海底的世界遠比陸地廣大,我們卻知道得很少,在展示場中,我得知了一些海底生物有趣的生活方式:

1. 小頭魷魚變身法:遇到敵人來襲,他的逃生方式是,先吸入海水讓自己膨脹起來,如果沒有用,他會把頭、臂、觸鬚收在球內,還是沒有用的話,他會把墨汁噴在球內,把自己變成漂浮的黑球,很可愛吧!

2. 還有吸血鬼魷魚就更好玩了,他身上有四個亮點,兩大兩小,遇敵人來襲時,兩個大點就會亮起來,先嚇嚇對方,沒有用時,就會亮兩個小點,讓敵人以為他已經跑遠的錯覺(會不會太聰明啦?)這吸血鬼魷魚還有一個本事,就是「讓敵人成為替死鬼」,他會在敵人身上噴一種發光的黏液,讓敵人在漆黑的海中現形,成為其他獵食者的目標,他就可以逃之夭夭了,真是不可思議啊!

3. 太平洋海鰻,又叫作黏糊鰻,他吃東西用吸的,他有五個心臟、沒有牙齒、沒有胃,遇敵人時會迅速分泌大量黏液,把敵人弄得黏糊糊的。

4. 在電影「海底總動員」(Finding Nemo)中,大家對那隻尖牙的掛著一盞燈的魚,印象應該很深刻吧!他叫做「安康魚」(安康的左邊應該都是魚字旁,但電腦打不出這個字來),是深海的魚類,日本人把他們拿來當作餐桌上的珍饈,還很喜歡吃他們的魚肝,展覽中有很多安康魚的標本,其中有一隻很大的「霍氏角安康」,他是生存在400~3400公尺海底標本是隻母的,身下卻有隻公的,他們的尺寸差異真是好大呀!(母的約1.2公尺,公的約1.6公分),安康魚沒有魚鱗,他們的身體表面佈滿「神經丘」,可以感覺到水中最輕的震動。(製造魚鱗需要很大的能量,深海的生物通常是能不動就不動,捕捉食物是靠技巧,而不是速度和力氣了。)

最後,我看到了在生物界出現才不久的人類,卻引發的浩劫:

1. 捕捉鯊魚,割掉人類需要的鰭(魚翅),把沒有鰭的鯊魚扔到海中,任他們漂流死亡。(鯊魚在3億年前的二疊紀就出現了,人類卻讓他們有可能滅種。)

2. 用深海拖網捕魚,把海底多年形成的珊瑚棲息地徹底破壞,變成一大片光禿禿海底沙漠。

認識深海的生物、認識深海多樣的地質環境,讓我們體會到,那麼難生存的地方,仍然有生物在那兒生存著,經由科學家的努力,我們在博物館輕易的可以看到標本、影像,藉由這個知識,我們學到人們探求未知的勇氣,也要警醒自己對人們的貪求後果,我們能做些什麼補救的方法?

展覽的最簡單用意是讓我們得到知識,其實,如果我們能夠經由這些得到的知識、產生疑問好奇的心,而再更進一步的去找尋解答,那就是更棒的求知啟發了!

此展覽到7/12就離開台北,繼續在台中科博館展覽至11/4(門票應該沒有台北那麼便宜吧!)所以希望在台北的朋友們儘量抽空去看看!

臺博館為一二三年級和四五六年級設計了不同的學習單:

一二三年級的內容:

1. 安康魚頭部有一跟長長的釣竿,它的作用是?

2. 選出海洋深度600~1000公尺展區中,你認為最「恐怖」的生物,畫出牠的樣子,牠的名字是什麼?覺得牠恐怖的地方是哪裡?

3. 海洋底部的生物中,你覺得最喜歡的生物是?畫下牠的樣子,牠叫什麼名字?你覺得牠最可愛的地方是哪裡?

4. 請畫出你設計的深海生物,牠如何覓食?如何運動?如何保護自己?如何尋找同伴?

四五六年級的內容:

1. 寫出不同海底深度的各種生物(學習單上有四個生物圖案),牠的名字、體型長度、外表特徵、生活特性。

2. 深海的生物,必須克服哪些環境上的困難,才能在深海中悠游自得?

3. 漆黑的深海中,生物如何利用其特殊的構造或器官來覓食?

4. 有什麼方式來拯救因為人為破壞而造成的海洋資源枯竭呢?

5. 如果你是深海中的一種生物,你的外表會是如何?需要什麼特異功能?請描述並畫下來。

「深海奇珍The Deep」特展是全台巡迴展覽:

台北臺博館:4/14~7/12

台中科博館:8/4~11/4

屏東海生館:12/1~明年2/28

臺博館地址:臺北市襄陽路二號 ( 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)

開放時間: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5

全票:20元,半票:10

去年11/7~12/11,此展覽在曾在香港展出,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網站介紹,圖文比較詳細。深海奇珍香港介紹網頁連結